上海理工大学举办2026届金秋启航系列招聘会上海“东北六校”站活动

时间:2025-11-13浏览:23编辑:摄影: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金秋启航”校园招聘月工作部署,抢抓秋季校招关键窗口期,加力推进2026 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杨浦区人民政府等单位主办,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杨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理工大学等单位联合承办的2026 届“金秋启航”校园招聘月系列招聘会上海“东北六校”站在我校学生体育活动中心举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栾宗涛、上海理工大学校长朱新远、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主任周国良、杨浦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于洋出席并宣布2026届“金秋启航”系列招聘会“上海东北六校”站正式启动。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等“东北六校”相关领导,以及重点用人单位、地方人才服务机构、启航生涯导师等共同出席启动仪式,与600余家用人单位代表、高校师生共同见证这一助力毕业生就业的重要行动。启动仪式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德强主持。

朱新远代表主办校方致辞。他对与会各方表示衷心感谢,当前学校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国计民生,关乎未来发展,学校始终致力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此次联合举办大规模招聘会正是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整合区域高校资源,强化“政、校、企、社”多方协同,旨在为毕业生开拓更多优质岗位,实现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更精准、更高效的对接。希望广大毕业生胸怀国之大者,把握时代机遇,在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建设中实现个人价值。

校地合作是推动就业工作的重要支撑。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副主任赵晓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学生处副处长周红星为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中心、临港新片区人才发展中心、杨浦区就促中心等8家单位授予“最佳合作伙伴”称号。同时,为助力毕业生明确职业方向,活动举行学生生涯导师聘任仪式。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职业介绍处处长王晓亮、杨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邓远见等嘉宾为导师们颁证,岳鹏、张丽莉等14位来自企业和行业的资深专家接过聘书,正式成为大学生生涯发展的“引路人”。仪式上还发布了“最佳合作雇主单位”,涵盖航空制造、先进制造、金融科技等多个重点领域的18家优质企业。

深化产教融合,是提升人才培养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关键路径。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授牌”环节,华虹集团、华谊集团、上海电气集团、国机集团上海蓝滨公司、酷爱科技等五家重点企业被授予实训基地,朱新远为企业代表授牌。这些实训基地将为学生提供更多贴近产业发展的实践机会,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为培养符合未来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注入强劲动力。

栾宗涛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本次活动的组织意义和示范效应,代表市教委对各方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各高校要把握时代机遇,以高站位谋划就业工作新格局。始终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置于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城市发展的高度统筹推进;要聚焦产教融合,以高质量供给激活就业新动能。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布局,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匹配;要坚持育人为本,以全方位服务护航青春新征程。希望广大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积极投身于国家和社会最需要的岗位。他呼吁更多用人单位厚植社会责任感,为青年才俊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他表示,上海市教委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搭建更多像“金秋启航”这样高效、精准的对接平台,全力护航2026届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高质量就业。

本次招聘会具有规模大、岗位全、质量高的显著特点,为毕业生提供了丰富的求职选择。共吸引600余家用人单位参会,其中包括186家央企国企、109家上市公司、202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以及89家世界500强企业。这些企业共释放就业岗位2312个,用人需求总量高达21360人。岗位覆盖范围紧密对接上海产业发展方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制造、能源化工、基建交通、文教传媒、专业服务等多个重点领域均有大量需求,充分考虑了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多元化求职需求,为实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次“金秋启航”招聘会成功启幕,不仅为2026届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求职平台,也是多方协同共促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有力举措,为服务区域经济和国家战略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栾宗涛讲话

朱新远致辞

启动仪式

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授牌

最佳合作伙伴授牌

最佳合作雇主单位授牌

学生生涯导师聘任

学生有序求职

招聘会活动现场

供稿单位:学生工作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