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工出版学院举行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暨首届出版领军人才培养研讨会

时间:2025-09-19浏览:130编辑:摄影:

9月18日,上海理工大学在国合楼三楼报告厅举办“出版学院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暨首届出版领军人才培养研讨会”。现场,学校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新生——19名出版专业博士研究生,这是全国首批出版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首届学生,标志着我国出版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迈入了全新阶段。

中国出版历史悠久,从甲骨文到今天的电子出版、智能出版,始终推动和记录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202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新版目录中出版进入学科专业目录,可授予专业博士学位。2024年9月,上海理工大学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出版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一年后的今天,学校正式迎来19位首届出版专业博士研究生入学。

开学典礼现场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博士点最鲜明的特色在于其“文工交叉、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学校充分发挥以工学为主的多学科优势,构建“智能+出版”人才培养新范式。在“人工智能+出版”领域,学校联合头部技术企业共建“出版垂直大模型联合实验室”,致力于内容生成、精准营销等场景的专用大模型开发,推动AI技术在选题策划、智能编校、个性化推送等环节落地。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在讲话中也强调,要继续深化可信数字版权生态与标准研究,形成图像加密、数字水印、版权追踪等技术特色,工文交叉、文理融合,办好有特色的出版学科,培养出版行业的战略人才、拔尖人才、优秀人才。

柳斌杰讲话

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王凌宇致欢迎辞,他向首批入学的出版专业博士生表示祝贺,并勉励大家要直面产业“卡脖子”难题,使研究成果切实转化为行业动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繁荣,要成为“懂技术、通产业、能引领”的出版领军者。学校总会计师赵明主持本次开学典礼。

王凌宇致欢迎辞

计算机技术、管理学、设计学等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也充分体现了首届博士生“跨界融合”的特点。作为代表性学生之一,出版学院2025级博士生秦铭分享了她与上理工出版学科共同成长的经历。本科与硕士均就读于上理工出版学院的她,是学校“编辑出版学本科—出版硕士—出版博士”培养体系的首位贯通者。她以“结构化思维与技术实现力”概括其理工院校收获到的文科生独特成长礼物。怀着对出版产业深化融合的学术兴趣与行业使命感,她选择重返母校攻读出版博士,致力于研究数字出版产教融合的政策、平台搭建与成果转化,以期精准对接产业需求,自主生成创新范式。

秦铭作为新生代表发言

首届出版博士生的到来,不仅为出版学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更承载着为中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人才支撑的期待。正如开学典礼现场众多嘉宾对出版博士新生的寄语:“要继续坚守理想,怀揣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成为‘既有还有’‘既要还要’的研究者、出版家。”

在上海理工大学这片文工交融的学术沃土上,出版专业博士生的培养实践将致力于实现高端人才与产业创新的相互赋能,推动中国出版在全球数字浪潮中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开学典礼上,学校与译文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东华大学出版社、澎湃新闻等8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人才联合培养协议。

实习实践基地签约

实习实践基地签约

本次研讨会还邀请到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全国出版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志强,武汉大学出版研究院院长方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新闻与传播研究》执行主编朱鸿军作主旨报告。之后,围绕出版学科领军人才培养的路径与发展方向,举办了学界、业界圆桌论坛。

院长圆桌论坛

业界圆桌论坛

供稿单位:出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