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学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开局之年,学校将召开第九次党代会。“开年即开工,开工即满弓”,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催人奋进,上理人正以起步即冲刺的奋斗身姿,乘着春风,向“新”而行。
春已至,君行早。实验室里的仪器装置在快速运转、会议室传来火热的教学研讨声、访企拓岗步履不停……校园里,处处是一派抢干、快干、实干的场景。每个机遇每个节点都要紧抓不怠,每个岗位每个细节都要追求极致,上理人紧抓寒假“黄金期”,朝着高质量发展新图景奋力奔跑。
锚定卓越,产教融合“再提速”
“假期出行高峰,出租车订单算法如何优化?”“城市交通在突发情况下怎样进行应急调度?”“怎样进行驾驶行为安全分析、定制公交优化布置”……这个假期,管理学院的师生们一直在和交通条线“打交道”。上海强生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能够提供真实的业务场景和海量数据支持,而学校可以发挥系统平台建设、大数据分析、模型构建以及算法优化等方面的优势,推进前沿科研课题、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的合作走深走实。
1月16日,管理学院又马不停蹄与上海智能交通有限公司签署共建合作协议,院长赵来军的心才稍微踏实了些:“双方深度合作除了可以为企业技术攻关、成果转让和项目管理等提供支持,还可以为我们人才培养拓宽‘真刀真枪’的实战平台。”
管理学院与上海智能交通有限公司签署共建合作协议
实验做在车间里、论文写在产线上,学校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同样涌动在社会产业发展中:在秦川集团高档工业母机创新基地,机械学院仔细排摸企业实际技术难点和人才需求;马院对接上海电气泰雷兹公司,希望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真实的企业场景,将中外合作企业的党建和思政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共同建设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形成产教融合的良好局面。
机械学院走访秦川集团高档工业母机创新基地
访企拓岗,“链”起产业“朋友圈”
1月19日下午,一场特别的沙龙在学校举行,参会人员是来自戴尔、苹果、字节跳动、夏洛特·蒂尔伯彩妆公司、太意广告公司和虹桥希尔顿酒店等企业的代表,他们围绕招聘人才的核心要求、招聘领域的行业背景和新时代人才培养方向等展开热烈讨论,这个场景就发生在中英学院首届企业咨询沙龙上。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沙龙进一步拓展院企合作,搭建全方位交流平台,共同为社会、企业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中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蔡卉介绍,后续会共同打造多主题的“企业进校园”系列活动,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开展深度实习实践,进一步推动学生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英学院首届企业咨询沙龙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是题中之义。假期里,理学院与上海芯飞睿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就业实习基地签约;光电学院和光电子产品制造企业Thorlabs(中国)聚焦科技创新、人才引育、成果转化等深化合作;环建学院前往上海建工机械施工集团,并现场聘任企业兼职导师……学校积极整合资源力量,拓展“链”上伙伴,建设联系更紧、合力更强、质量更高的育人链条。
理学院校企就业实习基地成功揭牌
环建研究生兼职导师授予仪式
提高“研”值,催生创新“聚合反应”
当理工科的“实验服”遇上医生的“白大褂”会催生怎样的聚合反应?1月18日,在由学校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主办的医工交叉创新论坛上,双方研究学者热火朝天地交流医工交叉合作项目进展。在健康学院副院长崔海坡看来,医生“派单”、高校“接单”,在这个过程中,正需要通过类似的不断沟通,“挖出”新需求、碰撞“金点子”,从而加速催生创新成果。
学校与中山医院联合主办医工交叉创新论坛
不仅仅是医工交叉,学校各专业教师紧抓寒假科研、教研黄金期,提高“研”值:能动学院研讨储能学科的快速发展和高水平建设;材化学院特聘教授廉孜超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环境化学领域研究成果;健康学院承办教育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2024年课程“大思政”研讨会……版艺学院研究成果入选杨浦区委《人民城市理念研究成果汇编》后,师生又趁假期前往宝山区月浦恬逸养老院,探索医养结合的适老化空间建设。“老年人需要怎样的空间设计、数字化情感需求?这些都是我们在研究的”,环境设计系系主任李文嘉教授表示:“我们希望为新时期人民环境的共建共治共享和人居环境高品质发展贡献专业力量。”
能动学院研讨储能学科的发展
版艺师生赴养老院调研
供稿:新闻中心
文:李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