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组团为新生讲开学第一课

时间:2023-09-08浏览:158编辑:摄影:

上理工是一所怎样的学校?你的未来四年会如何度过?你对未来有着什么样的期待?刚入学的大学新生,总有“十万个为什么”。8月29日至9月8日,上海理工大学的校领导们化身为“宣讲员”,在军工路516号校区大礼堂、1100号校区报告厅,以“组团式宣讲”的方式,分别为2023级新生们讲授以“选择上理工,迈向大世界”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和新生面对面答疑解惑、聊聊“心里话”。

王凌宇为新生上第一课

丁晓东为新生上第一课

新生开学第一课现场

上理工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同学们对学校有着怎样的初印象?

“每一艘开往上海的轮船,都必须在这所大学的视野内经过,在这样一个校园里,任何有思想的学生都不能不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大的世界里。”校领导们以沪江大学格致部主任梅佩礼说的一句名言为开头,带领同学们回顾了上理百年风华,阐述了上理办学理念,细数了上理孕育和滋养的杰出先贤,循着历史的足迹走进新时代的上理发展,将上理人励精图治、实干报国、担当制造强国使命的故事娓娓道来:“学校117年的办学史,是学校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奋斗史,是学校科学救国、科教兴国、制造强国的光荣史,是一代代上理人爱国图强、开放包融、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传承史。”

你的未来四年会如何度过?同学们能够在上理参与和收获到什么?

“上海理工大学为同学们搭建了良好的学习平台,不管所学的是什么专业,只要肯努力,同学们就有无限可能。你可以在空间多样、使用便捷的智慧教室学习,可以在开放有序的高水平实验室、双创基地挥洒创意和智慧的汗水,可以参与项目课程、格致创新班等人才培养改革,可以参与学校服务管理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从“在上理的衣食住行”到“可以遇到的学术大师”,从“美丽的海派校园”到“所学专业的前景”,校领导们的讲授主打“实效性”,努力切中同学们认知的“困惑点”,触达情感的“需求点”,找到思想的“共鸣点”,可谓是干货满满,让同学们意犹未尽。

你对未来有着什么样的期待?同学们要做一名什么样的新时代上理人?

“现在,你们正值18岁的青春年华。2035年,国家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那时你们正值而立之年。2050年,我国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那时你们应该也必将成为各个行业领域的中流砥柱。”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面对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所承担的责任,面对学校向着“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学”迈进的目标任务,新时代的上理学子面临着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校领导们洞察宏观大势,以党的二十大对青年学子的寄语为出发点,以“立大志”“勤学习”“有担当”“成大才”为关键词,引导学生向上向善、积极进取,勉励新生赓续百年红色文脉和爱国传统,凝练和弘扬新时代上理精神,保持永远奋斗的激情,以上理为起点,迈向广阔的大世界,争做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追梦者、圆梦人。

校领导为新生上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引发了广大学子共鸣,现场多次响起热烈掌声。新生们纷纷表示,听完校领导们讲授的“开学第一课”深受启发,也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以上理为起点,迈向广阔的大世界’,听完觉得整个人都很‘燃’!”工科智能化制造类新生俞苏楠说:“这堂课让我深入思考了自己对大学生活的定位,大学不是为了获得分数和文凭,而是要修炼自己的品格、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设计专业的新生汪俊也感触颇深:“生长在上海理工大学,我们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心怀‘国之大者’,肩负起时代赋予青年的重任。”

一直以来,“新生开学第一课”都是我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必修课”。同时,“新生开学第一课”也是一堂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是学校多措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深化“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为了上好开学第一课,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提前谋划、充分研判,在开学前积极开展了集体备课。“上好大思政课,必须更加有效调动各方面思政要素”,校党委书记王凌宇表示:“以时代和担当为关键词,让学生们从进校之时就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人生坐标,我想这就是更有意义的开学第一课,也是学校大思政课深入推进的题中之义。”“努力使开学第一课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导课,引导同学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校长丁晓东说道。

新同学们认真聆听



供稿:党委(校长)办公室、学生工作部(处)、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