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思协会举行庆祝教师节主题活动暨“燎原”思政沙龙

时间:2023-09-07浏览:247编辑:摄影:

“忠诚人民教育事业,依法履行辅导员职责,坚定信仰,不辱使命……”40余名青年辅导员握起右拳,用铿锵有力的誓言作出了对投身思政教育事业的郑重承诺。这是掷地有声的誓言,更是念兹在兹的行动。

9月7日上午,青思协会庆祝教师节主题活动暨第五期“燎原”思政沙龙在先进制造大楼103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王凌宇、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盛春出席。党委(校长)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财务处、本科生院(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工作部、团委相关负责人、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近三年新入职辅导员代表参加。庆祝活动由光电学院辅导员汪芯瑜、材化学院辅导员张凯翔主持。

活动现场

“心”与“新”的交流,让思想的力量静水深流

作为辅导员队伍能力提升培训的重要平台,“燎原”思政沙龙一直致力于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同学校中心工作相结合、同青年辅导员发展相结合的“双结合”目标。在第五期“燎原”思政沙龙的现场,6名资深辅导员聚焦工作和自我提升的核心问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经验分享。

聚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辅导员姜颖杰化身主播柠檬,活用新媒体网络,创设网络电台微课程《大学那些事儿》,她带领团队以对话形式,围绕学生关心关注的话题撰写原创脚本达40万字,微课自2017年开播至今,共制作124期。她们用趣味化的文字感染学生,用暖心的声音治愈学生,用阳光般的心态影响学生,用实用的方法帮助学生。


姜颖杰分享工作经验

价值引领是辅导员的首要职责。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章少哨从“思”与“事” 、“情”与“理”、“新”与“老”三对关系入手,以自身工作经验带领大家解码思想引领。作为千名高校优秀辅导员“双巡”活动巡讲团成员,她走进9所高校为几千名学生开展理论宣讲。她创新“笔尖思政”工作法,给上百名学生写了几百封几十万字的书信,用真心真情感染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章少哨分享工作经验

出国访学研修是种什么样的体验?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基础学院李祥永分享了自己在英国赫特福德大学的学习交流情况,从导师制度、一站式事务中心、就业服务、财务资助等方面对赫特福德大学的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进行了详细阐述。他指出英国高校事务管理的标准化、职业化、专业化、法制化、学生自治化都给我们学生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取长补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优势,真正走入学生内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成长道路上的人生导师。

李祥永分享工作经验

“学在牛津,心系上理”这是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机械工程学院周蓉在牛津大学访学时始终放在心里的声音。她通过专业、自信、革新三个关键词向我们展示了牛津大学的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她指出在专业化的管理体系下,学生和教师都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实现专业化的成长。她结合交流时的所见所思,从牛津大学的管理制度中领悟到了在学生工作中要保持对专业、制度、团队和未来掌控度的自信,并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她也勉励自己在专业化的道路上努力前进,做一个自信的上理人,带着革新的准备与思维向未来前行。

周蓉分享工作经验

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理学院辅导员崔晚词从为什么谈、谈什么、怎么谈三方面分享了辅导员如何转变话语体系,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陪伴他们共同成长,让不同时空的青春相互照映。她精心设计“每月心情日志”、书写100余封“心印记”明信片、成立“理享家”工作室、排演心理情景剧,录制“坚守日记”系列短视频等,以“非正式谈心”的方式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引导学生时刻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崔晚词分享工作经验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多年来,上海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获得者、中英国际学院辅导员郜嘉琪一直坚持以生为本,带领学生在创新创业的领域里一路披荆斩棘,斩获多项国家级、省市级荣誉。她以创新领导力为中心,打造育人平台,申报首批“上海市学生(青少年)科创教育基地”,设计“入学教育-项目孵化-以赛促学”闭环培养模式,通过大量路演、实战答辩等为学生赋能、破圈、聚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郜嘉琪分享工作经验

“青”与“蓝”的碰撞,是匠心永续亦是薪火相传

今年是第39个教师节,也是党的二十大后的第一个教师节。为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青年辅导员的职业生涯成长,学校延续辅导员培养的优良传统,在学校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为新进辅导员举办了“科研教学导师”和“学生工作导师”双导师聘任仪式,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盛春为双导师颁发聘书。自2021年开始,学校已连续3年为24名新进辅导员配备了导师,实现了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两支队伍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了“大思政”工作格局,充分发挥了传、帮、带作用,传精神、帮业务、带科研,全方位、高水准的帮助新进辅导员尽快适应角色转变,明确工作职责,快速成长为学生工作骨干力量。

作为一名新进辅导员,如何将导师身上的“传帮带”转化为自己身上的“学悟行”是值得每一名新人深思的问题。新进辅导员代表王梓瑞表示辅导员的事业需要“笃实的信念”,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的初心,与导师共学、共享、共进,在理论学习、科研训练和实践探索中不断磨砺提升,从学生工作中获得力量,实现价值,引导学生在上海理工大学度过成长、愉快、奋进的时光。

王梓瑞分享工作经验

“以身作则,慎始慎终”,“辅之做人做事,导以成功成才”……2023年新入职辅导员集体亮相时的一声声誓言,一句句承诺,表达了奉献教育事业的忠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恒心,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责任心,深刻诠释了情系学生成长、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的担当。活动中,新进辅导员为大家带来了动听的歌曲演唱《new boy》——“向前走你的路,猜猜未来给你什么礼物……”美妙的歌声展现了青年辅导员朝气蓬勃的青春风采。

“科研教学导师”聘任仪式

“学生工作导师”聘任仪式

全体辅导员宣誓

新进辅导员才艺展示

“使命”与“担当”的融汇,在开放格局中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校党委书记王凌宇向奋战在学生工作一线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刚刚迈入学校工作的年轻辅导员表示诚挚的欢迎,并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学生工作取得的成绩。他指出,要持续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强大动力。面对教育强国建设的迫切需求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生思政工作者要坚定信仰,做政治过硬的传道者。要强化担当,做强国青年的引领者。要筑牢底线,做健康成长的守护者。要聚焦协同,做大思政建设开拓者。结合自身的学习工作经历,王书记与在坐的辅导员们深入谈心,他指出,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面对不同家庭状态、不同成长环境和不同心理素质的学生,辅导员要学会转变话语体系,因人而异、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一是要持续深化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实践中加强思维训练,提升工作能力,成长为学生工作的行家里手和学校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二是要与学生同频共振,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能力。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机会和平台,同时整合校内外多方资源,在日常的科研学习和实践锻炼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选择、抉择意识。三是要坚持开放办学。要将人才培养放在一个大的格局和视野中去考量,努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同时要强化与企业行业产业的紧密联系,强化与不同群体、不同学科、不同部门的协同,把各种资源凝结在一起,为人才培养服务。

王凌宇讲话

活动现场


供稿:学生工作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