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大暑,天气溽热,校园里静寂了不少,然而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却丝毫没有停歇。对于上理教师来说,暑期工作时间,是一年中难得的系统谋划、探索创新的好时机,他们努力积水成渊、积沙成塔,把教与学的实践与思考精心配制成人才培养的独家“秘方”,为新学期上好每一堂课做足准备。
与同行切磋互促 “教学技能”不止于竞赛
参加健康建筑2023亚太国际会议、第三届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学术会议、教育部建环专业教指委青年教师培训,组织学生参观“光储直柔”示范工程,编写住建部“十四五”规划教材,对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开展校企合作……
这一系列活动满满地撑起了环建学院“青椒”李奕霖老师的暑期。就在不久前,她主讲的《智慧建筑与人居环境》课程荣获第三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工科组一等奖。“在竞赛的过程中,我的教学技能迅速得到全方位提升,专家们的认可让我很受鼓舞。不过我也很清楚地知道,作为交叉学科我们领域的内容更新非常快,通过暑期多样化的教研活动,我想把竞赛带来的‘冲劲儿’反哺到课堂中,发掘更多精彩、创新的内容,新学期在讲台上接受更多学生的‘检验’。” 李奕霖如此感言。
作为学校最早开设《智慧建筑与人居环境》课程的“探路人”,李奕霖创新性地打造“自主情景创设、多重目标驱动”的跨学科项目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个人能力挖潜、自主深度学习、小组沟通合作,促进跨学科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即便是外语专业、设计专业的学生,也能在课堂里“读懂”智能建筑新产业。
李奕霖参加“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青年教师培训会”
在第三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得新文科组二等奖的“青椒”祝璇璇老师也在忙着“充电”。7月19日中国传媒大学主办“品牌与计算广告暑期工作坊”,祝璇璇与业界专家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以期为新学期的《中外经典广告案例分析》课堂引入更多与时俱进的内容。“在备赛过程中,我愈发感觉教学创新与广告产业之间联结的重要性,教学创新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创新,还有教学内容、教学平台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需要业界中实际案例的支撑,这样才能与时俱进,满足学生的需求;平台则在于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空间以及虚拟实验室,让学生真实感受数智时代广告媒介环境的变化。”
祝璇璇参加“品牌与计算广告暑期工作坊”
团队齐心“作战” 优质学科资源服务于人才培养
“今年,我校农业科学学科、物理学学科先后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不仅是对学科国际学术水平的权威认可,更是提升了我校相关食品、物理等多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这让我们备受鼓舞。”校科研院副院长徐斐谈道,“高校学科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农业科学、物理学学科相关领域的教师们以此为契机,团队齐心‘作战’,利用暑期广泛开展针对教学改革的系列活动,让优质学科学术资源服务于人才培养。”
在健康学院,暑期每个办公室、实验室都能看到师生的身影。刚从内蒙古出差回来的学院副院长管骁教授,正在录制新学期《食品营养与功能》的课程视频,在讲授各类食物营养价值时,他把近期在内蒙古开展燕麦全谷物新产品研发的经历融入课程内容。他从国家发展战略出发,紧密结合我国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和目标,引导学生以科技之力筑牢粮食安全观。不仅如此,管骁还带领团队进行课件内容的修订更新、教案的设计,30余个教学视频将在9月初陆续上线。团队教师们都认为,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要更好地反哺教学,讲好每一堂课,传授好每一个知识点,并将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课堂教学。
管骁团队成员录制《食品营养与功能》课程视频
这个暑期,理学院物理系李小丹、丁亚琼、卜胜利等老师一边对其它高校物理学科开展深入调研,一边忙着带领学生筹备各类科创大赛,同时又针对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的薄弱知识点,录制出《大学物理预科》高本链接的课程视频,以及编写《大学物理预科》高本链接习题库……可谓忙得不亦乐乎。李小丹感慨道:“我校物理学学科进入ESI前1%,是对我们的激励也是压力,我们物理系以博士点建设为发展目标,丝毫不敢懈怠,群策群力,奋力持续推进学科高质量发展。”
李小丹指导物理系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大赛
以学生为“镜” 教师时时自省让专业更“接地气”
作为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科委最早设立的25个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之一,7月初,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实践工作站迎来了上海53所高中的110名学生,开启了第八期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实践课程。
“在我入职上理工的十余年里,我的学生不仅有大学的‘90后’‘00后’,也有来自中小学的‘10后’,他们有着各自接收知识的方式和特点,也推动着我们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开展科创教育。”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专职导师、环建学院谷麟老师表示。每年暑期,他都会把自己当做一名“新学员”,重新讲授《环境科学导论》《环境工程材料》两门课的核心知识。“用不同学生的视角去审视这些课程,我会得到不同的感想和收获,有时候我们还能从中小学生那里获得更‘接地气’的新灵感,再带领大学生、研究生一起把灵感深化发展成专业领域可应用的成果。”
谷麟给第八期新学员讲如何查阅文献
对于老师们来说,如何将创新性融入烂熟于心的知识点,如何让传统课堂“接地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如何“当先锋”“打头阵”、在新设专业开展人才培养创新探索,更是难上加难。对此,作为健康学院新开设的智能医学工程专业负责人的朱志刚教授深有感触。这个暑期,他带领团队反复修改并最终确定了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把更具实操性的医学智能感知及健康管理、智能可穿戴医用设备、智能体外诊断技术等领域技术融入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中。“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刚刚讲授了一个学年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学生们的成长印记和真实反馈成为我们自我审视人才培养的一面镜子,及时完善培养计划,有助于推动我们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医工融合的新工科人才。”朱志刚谈道。
朱志刚带领学生到企业开展专业实践
供稿:新闻中心
文:董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