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理学院立足学院发展定位,主动对接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强前瞻布局,以“四理”(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理科基础、系统的理学思维、理艺融合的人文素养)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深化“五育融通”育人格局。
坚定的理想信念:以教育初心为引领,“吹”响家国情怀这声号
师之大道,育人为先。作为我校7个课程思政改革“领航学院”之一,学院打造4个领航团队、22门示范课程,推进“理科强基计划”。教师们立足学科专业,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引领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深耕专业领域、发掘数理之美。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上海市教学名师顾铮先(tian)教授,从教37年来始终坚守在《大学物理》教学一线,每年授课近900课时;他坚持用传统板书的方式把同学心目中最枯燥、最艰涩的一门课,上成了师生口碑爆棚的“网红款”。童元伟教授从实时话题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开设《人文物理》两年多来,累计收集整理课程思政元素相关视频资料超过800分钟。刘锡平教授以《数学建模A》课程为例,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联系的案例进行教学,让数学课成为助力解决工程问题、社会问题的“金刚钻”。
教师除了知识传授的“小道”,更要肩负弘扬学术精神、追求真理的“大道”。为厚植师者精神土壤,理学院开创《思想强音》《典型宣传》线上栏目,组织学生党员采访学院优秀教师,已形成20篇专题报道,挖掘师者育人故事,传播科研奋斗精神,让立德树人的初心在文化浸润中传承。
顾铮先课程思政工作室揭牌
严非男老师名师示范课
扎实的理科基础:以理科强基为目标,“拉”紧学风建设这根弦
作为承担全校理科公共基础课、数理人才培养与相关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学院,理学院以“强基固本,守正创新”为原则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有针对性地修订本科培养方案,探索建立具有理学特色的“闭环”办学模式,完善落实“进阶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本-硕-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理学院着力构建“五零课堂”(零迟到、零旷课、零早退、零作弊、零手机),并发出PPP倡议书(Promise——凝聚学习共识,Purpose——树立学习目标,Plan——制定学习计划),系统引导学生沉浸式学习;依托读书会的方式,设计与专业领域相关的经典书目,打造“数理兴趣沙龙”。以现有的“深夜课堂”为载体,通过对各年级学业困难生的跟踪调研,制定分层级的学困帮扶机制。通过朋辈“传帮带”的方式结对子,组织、发掘、引导朋辈中的积极元素,为学业困难生制定针对性计划,以职业发展目标为导向深挖学习源动力。
学院朋辈导师计划打造“深夜课堂”
学院着力构建“五零课堂”
系统的理学思维:以科创教育为关键,“弹”奏创新策源这首曲
学院结合学校“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育人要求,从激发师生科技创新活力和培养学生系统思维入手,多措并举狠抓科创教育和系统思维训练。为提升学生科创能力,学院在协同育人、打造师生共同体上着重发力。4年来,学院不断深化“科研实践计划”,选拔部分学有余力的高年级本科生共计51人加入教师课题组,以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组织本科生参与科研学习,其中12名毕业生保研、考研名校继续深造,18人参与校级以上创新创业项目,6人获得国家级奖学金及竞赛奖项,6人发表SCI论文。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研究生学术月”,引入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分享专业最新前沿动态,开展“尚理”物理讲坛、生物数学与动力系统学术研讨会、复杂系统分析与优化学术论坛,以线上+线下的方式,覆盖师生千余人次。
学院高度重视在学校层面的科创教育辐射面,一直将科创竞赛作为激励全校学生创新学习思维的重要平台,为各类参赛学生配备指导教师,积极探索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模式。以数学建模为例,理学院负责全校具体赛事组织与指导工作,组织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理科之星”学科竞赛等高级别竞赛,近500名学生获得各级奖项,连续10余年被竞赛组委会授予“优秀组织奖”。
学院打造“研究生学术月”
“生物数学与动力系统”学术研讨会
理艺融合的人文素养:以理学之美为基调,“破”解全面发展这道题
理学院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支撑点和三全育人的核心交汇点,着力在“五育并举”上蓄力破局,打造“德育+N”工作格局。
以美育为突破,开创“理艺融通”美育工作坊,让抽象思维对话形象思维挖掘理学之美。依托学院匠心行者皮影文化工作室,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校本文化相结合,将弘扬传统文化与党史学习教育相融通。
以智育为核心,开展知书达“理”悦读会,制定百本书目清单,含括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身心健康等五大方面,号召所有学生分年级、分阶段完成读书计划。通过丰富的读书活动拓展学生眼界、陶冶情操,丰富人文精神。
以体育为重点,开展自律健身计划,号召全院师生动起来。举办“青春献礼百年·奏响强国乐章”党史学习教育嘉年华、“文明,让上理更卓越”两会学习教育嘉年华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与重走长征路、两会学习与创全相结合。创新学习方式,开展主题定向越野、趣味运动,将传统课堂“平面化”的知识学习转变为“立体化”的情景体验。
以劳育为契机,积极探索培育多维度劳育观,一方面强化显性劳育,开展“理想改造‘家’”宿舍收纳直播活动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开设“职场驾校”“数字赋能”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强化学生就业意识;另一方面不断深化隐性劳育,深入挖掘专业教育、第二课堂中的劳育资源,对接浦东祝桥社区签订“五育”社会实践基地合作协议,走进杨浦滨江实验小学、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等签订教育教学实习基地,系统建构多元化劳动教育体系。
物理、数学等基础学科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石。新时代新征程上,理学院将以国家强基为契机,继续探索具有理学院特色的“五育融通”育人模式,将德智体美劳的“单弦独奏”升华为“五育融通”的“交响乐”,激活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理学院赴杨浦滨江实验小学交流
开展“理想改造‘家’”宿舍收纳直播活动
开创“理艺融通”美育工作坊
供稿:理学院、校文明办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