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中外合作办学学院,中英国际学院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中,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融合发展思政育人体系,即:不忘本来、守正传承,吸收外来、开放融合,面向未来、创新引领。
各美其美——不忘本来 守正传承
复兴路校区在百年历史中留下了丰富的革命斗争史料,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学院牢牢坚守红色文化之根,从“明理”“明志”“明行”“明责”四个角度组织学生党员学习革命烈士事迹,通过自主学习、交流探讨、实践感悟和传播分享,传承信仰之火。另一方面,学院着眼非遗文化的传承,坚守非遗文化之雅。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持续研学“指尖上的非遗”——剪纸文化,他们师从非遗大师,学习中国剪纸,走进爱心暑托班向青少年讲解剪纸的历史与渊源,并创新剪纸的传播形式,打造“剪纸文创产品”,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实的传承者、践行者和传播者。一直以来,学院秉持立德树人初心,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铸就学生爱国情怀之魂。中英师生唱响《我爱你中国》,不仅在校内进行多次合唱展演,还登上了学习强国平台,用最美和声展现新时代中英学子的爱国情怀。在抗击疫情期间,10名师生组成团队,从战疫的真实故事和事迹中取材,完成了2首原创音乐作品和1首改编音乐作品,将中国精神传递给远在海外的师生们。
蔡永莲为大学生志愿讲解员颁发聘书
复兴国风人文讲堂之非遗剪纸
中英师生唱响《我爱你中国》登上学习强国平台
美人之美——吸收外来 开放融合
为培养国际化卓越人才,学院建立“三三”育人模型,即:找准国际化育人理念的“最大公约数”,提炼出“责任领导力”“创业与创新”“文化同理”的三个育人理念;寻求多维育人方案的“最小公倍数”,搭建中英“复兴文化系列”“复兴创客系列”“复兴英才系列”的三大育人载体;突破空间区隔,树立主心骨,画出“融入周边社区”“融入城市建设”“融入国际化发展”的“最大同心圆”。
学院始终重视跨国、跨界、跨文化交流,坚持开放融合,发挥独特的中外合作办学优势,帮助学生在国际化交往中开拓眼界、锚定方向、找准目标、增长本领。不仅有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等合作高校的优秀学生来院参加暑期夏令营,体验中国传统文化,还有谢菲尔德大学等九所学校校方代表以及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代表每年到访学院,开展“英国合作大学巡展”,为师生交流互访搭建友谊之桥。学院致力于挖掘跨文化教育元素,从中凝练出学院的品牌特色活动。以《盛世七十新时代,丝路二胡谱华章》为代表的“复兴雅韵”名家系列和以非遗剪纸为代表的“复兴国风”人文系列活动,从美育方面带领学生进行文化学习和积淀,让学生在国际化校园中体会文化融合之美,同时引领学生正确看待中外文化的碰撞,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夏校学生来访
复兴雅韵名家讲坛《盛世七十新时代,丝路二胡谱华章》
美美与共——面向未来 创新引领
面向未来,学院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之路,已连续四季举办“科研春风吹进复兴园”系列讲座,为学生开启了创新创业之窗。疫情期间,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展示交流中心携手探索创新创业新模式,在复兴园掀起一场创新创业热潮,引领学生突破自我、智创未来。
学院学生参加各级创新创业大赛成绩斐然,已获得全国“互联网+”大赛银奖等国家级奖8项,上海市高校开放大数据分析挑战赛一等奖等省部级奖14项。个人竞赛中,他们可以是CEO for one month(即“做首席执行官一个月”)中国区优胜者,可以是14万余学生参与的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可以是被清华大学录取的国际生,也可以是充满艺术气息的“汇创青春”奖项获得者……团队出征时,他们可以是挺进全球32强、圈粉无数的机器人战队,可以是连续8年支教、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的“心希望”支教队,也可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校级文化建设优秀项目的非遗剪纸实践团队……个人成绩和团队硕果成为学院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机器人社Robomaster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荣获中部赛区三等奖、技术挑战赛总决赛特等奖
中英学子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上获“最佳创意项目”奖和“我最喜爱的项目”
中英学子余昊源登上福布斯中国2021年度30岁以下精英榜
学院的办学特色和成果也赢得了国内外的口碑,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及市教委领导,英国利物浦市副市长,谢菲尔德大学等校领导先后到访学院参观考察。
文化融合交流互鉴,人才共育静待花开。迎着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春风,中英国际学院站在更广阔的舞台,探索以中国精神引领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并以生动的育人实践为校园文化注入勃勃生机。
供稿:中英国际学院、校文明办
编辑:任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