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全有我】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特色优质思政课,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时间:2023-03-16浏览:475编辑:摄影:

【开栏语】2023年是学校争创全国文明校园的关键之年。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下,校内各单位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思想道德建设、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优美环境建设、活动阵地建设等方面努力下功夫、创特色,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师生精气神也更足了,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征程上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佳绩。从今天起,学校推出“创全有我”专栏,充分展示校内各单位在创建文明校园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引领各单位深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校园活动,全力做好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冲刺各项工作,为建设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学持续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润的文化滋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积极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以思政课课程群建设为核心,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构建校内校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协同联动育人格局,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通过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等系列举措,不断丰富文明校园建设内涵。

融合“思想+专业”,建设思政课课程群 

学院将思想与专业相结合,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形成“必修+选修”的课程体系。一是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并高度重视该门课程建设,配备了获得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的教学名师史玉领衔教学团队开展课程建设。二是重点围绕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以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设定课程模块,建设思政课课程群。其中已经开设的“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由校领导、法制办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组团式上课,参与课程的学生反响热烈。

校领导参加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集体备课会

校领导参加的复合型教学团队教学现场

立足“理工科大学特色”,建设特色校本思政课

学院立足上海理工大学特色,聚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把握时代脉搏需求,开设符合理工科大学特色的校本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基于“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理念,结合学校百年工程教育传统、先进制造业学科发展特色和“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人才培养定位,密切结合科技发展实际,开设“智慧中国”、“科学伦理与工程”课作为校本思政课程。“智慧中国”邀请不同领域专家进行主题报告,“科学与工程伦理”结合科技发展以团队授课方式教学。未来,学院将在前期关于“国内外科技前沿和10大科学趋势”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特色学科以及发展实际拟定教学内容。通过校本思政课程使学生深入了解自身专业领域发展前沿,带领学生树立以中国创造、中国智慧引领人类未来的远大理想,启示学生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在把祖国建设成世界科技强国的征途上勇挑重担。

“智慧中国”邀请不同领域专家进行主题报告

马院刘科老师(中间)辅导光电学院本科生的创新研讨

马院李莹老师将学校红色文化和烈士事迹融入“社会主义发展史”课程

依托“名师工作室”,创新思政课授课模式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学院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一是充分发挥不同岗位教师协同育人能力,打造“专职思政课教师+党政领导干部、辅导员、校内其他教师”的“1+N”授课团队,统筹规划思政课队伍建设。二是依托“名师工作室”,选拔上海市思政课教学大比武、青教赛、教学创新大赛优秀教师率先开展教学改革创新,在本科生中推进“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授课模式。将思政课理论讲授与热点讨论有机结合,打破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讨论发言提升学生参与性、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能动性,在学习灌输和启发思考中使思政课贴近学生、贴近现实,在加强理论培养的同时,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团队

王丽老师荣获第五届青教赛一等奖

联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开展“主题型”“菜单式”实践教学

善用社会大课堂,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让思政课有声有色。一是依托课程组织开展“主题型”社会实践,在《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开展“书写小四史(家史、村史、厂史、街道史)”实践调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开展长三角地区生态一体化建设调研。二是统筹校内外思政教育资源和平台,依托校内部门组织的志愿服务、勤工助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校史馆、刘湛恩烈士故居、沪江文化园校外实践基地等,开发“菜单式”实践教学,设计模块化的实践选项。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做到身动、心动、行动。

马院多位老师被聘为学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家宣讲团成员

 

供稿:马院、校文明办

编辑: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