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理工大学首届“吴仲华班”正式开班 |
发布时间:
2025-10-21
文章作者:
|
10月18日,上海理工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联合共建的首届“吴仲华班”开班仪式在我校举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陈海生、教育处长吕燕、副处长杨远智、数字孪生研究中心主任杜娟,上海浦东先进能源动力研究中心主任徐祥、常务副主任郭永献、科技副主任田勇;上海理工大学校长朱新远、副校长张华、研究生院长崔国民、教务处长单彦广、党委(校长)办公室副主任何建佳以及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张华主持。 仪式在《高山仰止 风范永存——吴仲华先生诞辰百年纪念视频》中拉开帷幕,与会师生共同回顾了这位科学巨擘的卓越一生。在全体参会人员的见证下,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陈海生与上海理工大学校长朱新远共同为“吴仲华班”揭牌,标志着这一校所协同育人重点项目正式启动。 陈海生与朱新远共同为“吴仲华班”揭牌 “吴仲华班”以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奠基人吴仲华先生命名,旨在传承科学家精神,探索校所协同育人新机制。朱新远在致辞中指出,班级建设不仅是传承吴仲华先生“心系国家、追求真理、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精神的载体,更是学校推动教育综合改革、构建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实践。共同培养具备扎实专业基础、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拔尖创新人才,是学校“十五五”期间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科布局的重要举措。学校开设“吴仲华班”,一是赓续科学薪火,将吴仲华先生的科学家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二是深化校所合作,依托双方国家级科研平台与学科优势,共育卓越创新人才;三是服务强国战略,通过“吴仲华班”作为教育综合改革的先行举措,推动教育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耦合。 朱新远致辞 张华主持开班仪式 陈海生表示,吴仲华先生作为工程热物理学科奠基人,其精神是校所共建班级的核心纽带。之所以选择与上理工共建,源于学校办学实力雄厚,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拥有全国首批相关学科硕博点,素有“制造业黄埔军校”美誉;同时,双方深厚渊源,多位学者在两单位间有着工作或求学的交集。他强调,双方将共建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打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育人新范式,为我国能源动力领域储备战略人才。陈海生还回顾了吴仲华先生开创的学术思想及其深远影响,明确研究所将全力支持班级建设,让学生在使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参与前沿科技项目中成长成才。 陈海生致辞 仪式特别设置了“科学家精神传承”思政课堂,由追随吴仲华先生求学求教40余年、清华大学燃气轮机专业的首届学生、上理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吴文权教授主讲。他通过珍贵的历史回忆,生动讲述了吴仲华先生赤诚归国、忘我科研、身传言教的感人事迹,为班级注入深厚的精神底蕴。
单彦广介绍了学校在人才培养改革方面的探索,指出“吴仲华班”是面向国家战略、创新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重要实践。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刘宝林宣读了首届学生名单,并阐释了构建小班化、个性化、研究型培养体系和“课堂教学—科研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特色。学术导师代表周骛以继承先生“心系家国、敢为人先”的赤子情怀和“生命不息、拼搏不止”的奋斗精神,鼓励同学们立志、立责、为学、为人。学生代表解冰莹通过真实动人的求学历程,表达了珍惜机遇、砥砺前行的决心。 单彦广介绍学校人才培养改革情况 刘宝林宣读首届“吴仲华班”学生名单 周骛发言
仪式结束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数字孪生研究中心主任杜娟研究员以“能源与动力装备数智化研发关键技术与研究进展”为主题作首场学术报告会。刘宝林为其颁发首讲报告证书。会后,与会嘉宾共同参观了上海理工大学校史馆,深入了解了学校百年办学脉络与工程教育传统。
颁发首讲报告证书 此次“吴仲华班”的成立,是校所双方从科研合作迈向人才共育的标志性进展。未来,学校将以班级建设为契机,持续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打造能源动力领域拔尖创新人才高地,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上理力量”。 供稿单位:能动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