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理工大学基础教育集团2025年工作研讨会召开 |
发布时间:
2025-07-04
文章作者:
|
为推动上海理工大学基础教育集团高质量发展,深化大中小协同育人机制,7月2日下午,上海理工大学基础教育集团2025年工作研讨会在大学生发展中心多功能厅召开。会议以“大中小融会互通,一体化协同育人”为主题,旨在总结基础教育集团发展经验,谋划新时代工程科技人才贯通培养的新路径。杨浦区副区长王浩、市教科院党委书记祝郁、市教委基教处处长郭金华、黄浦区教育局副局长余维永、普陀区教育局副局长瞿志军、杨浦区教育局副局长吴瑜、奉贤区教育局副局长万国良等领导出席会议。校长朱新远及各附属学校校长等出席会议。开幕式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德强主持。 研讨会现场 朱新远致欢迎辞,他指出,自2007年附属小学更名以来,上理工基础教育集团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拥有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0所附属学校,并且各附属学校在提升办学质量方面成效显著。上理工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发展,将始终秉持大中小一体发展的理念,通过搭建多样化平台,积极与附属学校共同探索具有工程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他对一直以来支持附属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和教育同仁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基础教育质量决定了教育强国的根基,希望借助此次研讨会进一步凝聚共识,共同推动集团教育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 郭金华在讲话中对上理工附属学校近年来在“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科技创新特色课程”“师资共育机制”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附属学校要立足“教育强国”战略,深入挖掘自身特色,着力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师资力量与科研能力的提升,构建高校与基础教育融合发展的良好生态圈。一是要提高站位,立足“教育强国”战略,充分发挥上理工的学科优势,打造具有工程素养特色的育人体系。二是要聚焦关键,强化师资共育,解决基础教育教师科研能力短板问题,为拔尖学生建立个性化培养通道。三是要协同共赢,构建“高校-政府-附属学校”生态圈,期望上理工进一步开放实验室、图书馆等资源,促进中小学生走进大学校园。 祝郁作“弘强国之志、创融汇之新、尚育人之理,努力探索工程科技人才贯通培养新模式”的专题报告,她围绕“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建设需要一流基础教育的有力支撑,初步形成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基础教育集团的成效经验,教育强国建设为深化集团办学和人才培养带来新机遇,对上海理工大学基础教育集团未来发展的期待和建议”等四个方面,结合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关系、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上理工基础教育集团建设已取得的成效经验以及进一步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期待建议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她指出,上理工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应通过推动基础教育集团的高质量发展,为自身建设凝聚力量、储备人才。大中小之间要形成合力“共管”、专业智慧“共建”、发挥集团优势“共享”等成功经验。她希望集团未来能贯彻强国建设战略要求,强化大思政课建设,创新大中小幼衔接贯通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为建成教育强国、建好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出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朱新远和王浩为上海理工大学基础教育集团思政教育基地揭牌 上海理工大学基础教育集团首批政工师聘任仪式 上海理工大学基础教育集团科学副校长聘任仪式 开幕式上,举行了上海理工大学基础教育集团思政教育基地揭牌仪式以及首批政工师和科学副校长的聘任仪式。这些举措是集团在思政教育和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将有力推动集团内学校在相关领域的教育教学工作,为育人工作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 校长圆桌研讨会现场 大中小科学教育一体化专题研讨会现场 开幕式后,分别进行了校长圆桌研讨会和大中小科学教育一体化专题研讨会。各附属学校校长分别介绍了本校的办学特色、教育成果及发展挑战,围绕如何更好地实现高校与基础教育的资源融合、课程衔接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会领导、专家和教育工作者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为解决集团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出谋划策。通过深入的交流与研讨,各方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明晰了路径,将有力推动上理工基础教育集团在大中小融会互通、一体化协同育人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上海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以实际行动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供稿单位:党政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