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携手探索医工交叉创新之路

时间:2019-09-27浏览:150编辑:摄影:

利用金属3D打印技术研发多型号定制型植入器械、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材料和工艺升级手术缝合针、用AI技术为医护服务体系赋能、借助光学力量打造裸眼3D临床手术显示器……在新科学新技术风起云涌的时代,该如何为全国人民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面对这样的时代命题,9月26日,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共同发起建立“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和“医工交叉研究生院”,以期通过医学与工学、理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共同解决医生们在临床实践中提出的真实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大力培养知识复合、有能力解决医学技术实际问题的医工交叉研究生。

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与医工交叉研究生院建设启动会于今天上午9点在我校大礼堂二楼贵宾厅举行,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黄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巡视员蒋红出席活动并讲话,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分别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医工交叉研究生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庄松林也做了讲话。会议由校党委书记吴坚勇主持。


校党委书记吴坚勇主持会议


丁晓东表示,回顾上海理工大学与医学学科的缘起、缘续和缘定,特别是在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建成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大学,离不开多方合作、多学科融合。他满怀信心地谈道,交大医学院以重视临床为优良传统,上理工以工程应用研究为办学指引,双方在医工交叉这个点上找到了最佳的契合,必然会在临床医疗科技领域形成一大批创新成果。他将双方合作比喻为“理工男”与“医学女”的联姻,他指出,当前医疗科技产品大多依赖进口,再小的手术也要动辄几万,类似缝合针这样的“小东西”背后也有大科学命题,也能出大文章(论文),小产品事关民生健康,也有大产业。上理工就是要聚焦临床,将科技创新直接瞄准百姓健康实际需求,通过医学与工学、理学等多学科融合协作,产出“接地气”的科技创新成果,培养拥有解决医学技术问题能力的医工交叉研究生。上理工将提供平台,举办论坛、沙龙等交流对接活动,把医工交叉平台建成合作、开放、共享的“创新场”,同时在医工交叉组织形式、体制机制方面不断创新,致力于打造全国高校医工交叉的典范。他期待在“健康中国”这一共同的主场,我校和交大医学院精诚合作、共谋发展,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校长丁晓东致辞


陈国强认为“理工男”与“医学女”的联姻是建立在“自由恋爱”的基础上,期待能通过今日的“大婚”开出真的花,结出真的果。他表示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精神指引下,医学院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健康、为强国奠基础的初心,抓住当前生物医学科技发展的机遇,及时找差距、补短板。他指出医学技术的进步离不开理工科的推动。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健康上海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深化医工交叉,既是医学院的责任和使命所在,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天地。在推进医工交叉并卓有成效的同时,推动与上海地方院校合作与发展也是交大医学院的责任。与上理工的合作既有基础也应该有作为。他进一步指出,本次合作的关键是希望能够通过双方的努力,首先在医疗实践中提出真正满足人民健康需求的科学问题,聚焦重大疾病防治需求,布局一批重点项目,针对具体问题和项目,展开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突出附属医院的临床应用效果,力争通过若干年的扎实工作,产出一些具有核心技术价值的原创性成果;另一方面能够聚焦培养有温度、有灵魂的具有医学和工学复合型能力的优秀人才,为“健康中国”“健康上海”建设打下厚实的人才资源基础。


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陈国强致辞


在到场领导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我校副校长刘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吴韬代表两所高校签署了《共建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合作框架协议》。丁晓东和陈国强共同为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医工交叉研究生院揭牌。


双方签署合作协议


丁晓东和陈国强共同为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医工交叉研究生院揭牌


庄松林院士表示,上理工的光学研究团队一直以来都和医学领域有着密切的合作与联系,在医工交叉领域做出了不少成果,并已运用到了临床,希望通过此次创新研究院的建设契机,能够让理工学科更好地为生命医学科学的发展服务,也促使理工学科得到长足进步与新的突破,期待着围绕国家的需求、人民的幸福有所作为。


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庄松林讲话


蒋红表示很高兴见证两校共建的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和医工交叉研究生院成立时刻。他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新一轮的科技竞争和产业变化风起云涌,学科的交叉汇聚引导着科学研究走向新的范式,为关键技术的发展突破提供了新的机遇。两校有着各自强有力的优势学科,此次的合作是交叉融合的典范,这是上海高水平大学主动作为,服务上海民生和社会重大需求的重要举措,相信一定会在未来的医工结合发展中取得重要成就。


上海市教委巡视员蒋红讲话


黄红对此次合作表示了充分的肯定,指出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医学科技的创新是最迅速、最活跃、影响最深远的,特别是这几年上海医务界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进一步完善临床医学医疗产业创新平台,通过医理、医工协同来增强卫生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和成果。她认为两校此次合作代表着医学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将是上海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希望双方能够形成创新成果,提高临床的诊疗水平,切实服务人民的健康。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黄红讲话


我校与交大医学院的此次合作并非“突发奇想”,事实上,两校在合作之前就已经在医工交叉领域开启了前沿探索:交大医学院牵头组建的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在糖尿病筛查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研发的智能医护服务机器人项目,打造多模态混合智能交互医护服务集成示范区,解决医护人员短缺、照护不全面、人性化服务缺乏等一系列医改核心问题,在全国多个扶贫省份医院以及医联体中投入使用。同样,上理工研发的“裸眼3D临床手术显示器”,让医生不用戴着厚重的3D眼镜也能精准手术;研发出的全球首款可定位的“胶囊内窥镜”,让近7万名患者免除做胃镜的痛苦……这诸多成果填补了国内乃至国际研究的空白。然而,随着各自研究的深入,双方都逐渐意识到,靠着医学专家“单打独斗”、工科教师“单枪匹马”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跨界”携手、深化合作,才能将医工交叉领域推至发展的快车道。

早年,上理工庄松林院士和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院士联手推动成立了“智慧医疗联合实验室”。明确医工交叉发展战略后,上理工先后启动了与上海九院、仁济、新华等各大医院的合作。在此基础上,由交大医学院陈国强院士亲自推动,全面开启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和上海理工大学的合作共建。


会议现场


对接需求一直是两校在科研之路上攻坚克难的重要内核,如何提高诊疗效果、缓解病人痛苦、降低治疗成本,成为“医”“工”专家携手的“必然使命”和“终极目标”。由于已有较好的合作基础,此次合作,双方以需求为导向启动了40个医工交叉合作项目,其中就包括如何升级国产缝合针。手术缝合针项目是由交大医学院附属九院的医生提出的原创想法。国外进口的手术缝合针使用方便且安全系数高,但高昂的价格使得许多医院仍选择使用国产缝合针,然而,容易弯折且扯破皮肤成为国产缝合针的“卡脖子”问题。接到了这一“需求”难题,我校材料学院的教师牵头攻关,仅用了2个月就拿出了国产替代方案,而且制作成本仅仅约为国外的二分之一。像这样合作的项目还有很多,未来在“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这一平台上,将有更多的“医”“工”专家携手,对临床难题进行集中“会诊”,为人民健康需要提供切实的服务保障。

在开展医工交叉科研项目合作的同时,此次两校的合作还有更大的创新探索,即联手成立了“医工交叉研究生院”,以不同的学科背景和不同大学文化共同致力于为行业可持续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据悉,目前已有200余名上理工的研究生进入开展合作的40个项目中,并且从参与项目的医生中遴选出15名医工交叉博导和38名联合培养导师,由工科教师与医科教师通力合作,带着研究生共同攻关形成解决方案。我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艾连中说道:“我们每个项目配4至6名研究生,并且每个项目必须有1至2名研究生新生参与,让研究生从入学起就在项目中磨炼。此外,针对工科研究生新生我们要求必须修读人体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等医工交叉课程以及参加医学前沿领域系列讲座课程。”交大医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董艳在谈到医工交叉研究生院的定位时做出积极的展望:“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合作和联合培养,能够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医工交叉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个医工复合型卓越创新人才的培养平台,培养人民信赖的卓越医生和工程师。”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领导,杨浦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研究生院)成员,媒体记者等近百人参加了此次建设启动会。




供稿:党委(校长)办公室、协同创新研究院